元朝哪位皇帝中止远征日本,安南的对外战争?

2024-05-17 17:27

1. 元朝哪位皇帝中止远征日本,安南的对外战争?

  元朝忽必烈中止远征日本,安南的对外战争。
  元至元二十年(1283年),忽必烈‍以阿塔海为征东行中书省丞相,发五卫军2万人征日本,并责令江南行省大造海船。腐败的地方官吏根据人户数字敷派造船数目,征求工料。为打造海船,大批工匠被征发,背井离乡,苦服远役,又常遇官吏的督责毒打,冻死、病死者不计其数。元朝廷还在各地强征大批水手。江南人民被逼得走投无路,纷纷揭竿而起。当时的御史中丞崔或在一封奏章中写道:“江南盗贼,相梃而起,凡二百余所,皆由拘刷水手与造海船,民不聊生,激而成变。”他请求暂停远征日本的战争准备。但忽必烈拒之不听,又授刘国杰为征东行省左丞,在扬州为征日备战。这时,福建爆发了黄华起义,声势浩大。忽必烈急派刘国杰前去镇压,侵日之事暂时被搁置下来。黄华起义被镇压下去后,忽必烈又下令筹措船粮,编练军队,预定于元至元二十三年(1286年)三月第三次远征日本。正在这时,派往攻打安南的元军在战争中遭到惨败。忽必烈准备发兵报复,当时又发生多处人民起义。忽必烈无法四处兴师动兵,不得不下诏停止远征日本。元朝侵日战争至此结束。
参考链接:http://study.ccln.gov.cn/fenke/junshixue/jsxkjs/jssxp/86744.shtml

元朝哪位皇帝中止远征日本,安南的对外战争?

2. 元朝第一次远征日本为何失败?

登陆地点选择错误,天气是次因。中国元朝军队对日本第一次远征,在日本的史书中被称为文永之役。中国的元朝政府在政府朝鲜之后,与日本准备通好。在至正十年曾派遣赵良弼出使日本,但是回国后向元朝政府报告,日本拒绝。元世祖忽必烈决定采取武力手段来征服日本。
忽必烈派遣元军驻守在高丽的统帅怿都、洪茶丘以及高丽将军金方庆率领军队攻占耽罗岛,并在岛上设置招讨司,控制日本与南宋之间的海上通道。到了元至正十一年忽必烈命令高丽王建造军舰900艘,包括大型海上舰船300艘、轻疾快舟300艘,小船300艘。八月份忽必烈任命怿都为征东都元帅,洪茶丘为右副帅,刘复亨为左元帅,率领蒙汉联军2两万人,高丽军5000人,加上高丽水手6700合计3.2万人马,东征日本。

东征日本的元军从今天的韩国镇海湾马山附近出航,驶向对马岛。经过激烈的登陆战,全歼日本守军,占领了对马岛。当军队驶过对马海峡,准备在日本西部的肥前沿海岛屿登陆。由于日本的肥前守军抵抗激烈,因此元军并没有从肥前登陆,而是选择在博多湾登陆。
博多湾就是今天日本的福冈附近。当时的日本朝廷和幕府对于元军东征毫无察觉。对马岛失陷16天之后才接到通报。由于日本幕府没有经过战前动员和准备,日本的抗登陆作战主要是大宰府西守护少贰藤原经资进行指挥。在接到元军登陆战报后,他向幕府上报后命令九州各地的武士队伍向博多进行集结。

元军在博多湾登陆后,占领了今津地带,但是这一地带比较狭窄,且往里为多山地区不利于元军大部队展开。次日元军兵分两路,西路登陆部队打退日军抵抗,攻占到鹿原和赤坂一带。东路登陆部队占领岸边松林后,从背后夹击百道的日本武士。但是在追击的过程中,元军副统帅刘复亨中箭受伤,追击势头减弱,加上天色变晚,元军停止追击。
元军统帅怿都在总结两天之内的军事行动后,认为元军虽然登陆部队成功,但是伤亡不少,加上统帅受伤,日军抵抗顽强,失去了取胜的信心。只有高丽将军金方庆认为当时的战争形势对于元军有利,建议攻取日本的大宰府保住阵地,等待援军。
但是统帅怿都否定了这个意见认为现在军力疲惫,不是坚持的好时候。当晚决定全军退入船上,等待班师。但是当晚狂风大雨,加上元军不熟悉博多湾地形,船只触礁很多,连夜冒着风雨撤军回国。元军对于日本的第一次东征到此结束,史料记载此次元军损失约1.3万人,主要是死于风暴触礁后沉船。
元军第一次远征日本之所以失败,原因很多。统帅怿都之所以见好就收,没有决战用兵的意志是因为忽必烈只是想对日本炫耀兵力,迫使日本臣服。正式这一心理的影响,使得没有扩大战果,在日本并没有做好战争准备的情况,没有扩大战果以战养战。
另外在选择登陆地点上选择了对马海峡的博多湾,对于地形侦查和海文气象并没有做好调查,使得船只遭受海上台风。最后精于大兵团作战的元军,在没有大规模骑兵的护卫下,在福冈多山的地形下,面对日本武士的弓箭偷袭,很难得到地利。因为船只运输条件限制,在有限兵力条件下无法获得更多从朝鲜半岛运过来的元军。

这次远征的影响深远,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
第一、忽必烈被统帅怿都假战报迷惑,以为日本经受打击后会臣服,并派遣使臣30人去日本通好,结果被北条时宗全部在镰仓判处斩刑,浪费了出击日本的机会。
第二、日本朝野得知元军渡海东征失败后,认为是神风天佑加强了全国战备,开展全国大规模的祈神运动,增强了防御力量,使得第二次元军东征困难加强。
第三、日本开始颁布异国征伐令,不断骚扰高丽沿海,这是为以后日本征服朝鲜半岛,侵略明朝埋下了伏笔。

3. 蒙古军真的强大吗?《元史》中“征日本全军覆灭,攻安南二次无功”,蒙古人也真是太垃圾了吧

1、这两次征讨元帝国使用的蒙古军并不多,主力是南宋降军。特别是征讨日本,主要打的是海战,这明显是蒙古人的弱项,当然要以汉军为主力。而且有说法认为这是蒙古人有意要用这几次战争来消耗南宋降军,以利于稳固自己的统治。
2、征日本的时候比较倒霉,碰上了百年不遇的强台风,赶上汉军统帅关键时刻弃军逃命,导致了全军覆没。

蒙古军真的强大吗?《元史》中“征日本全军覆灭,攻安南二次无功”,蒙古人也真是太垃圾了吧

4. 细说元朝第一次远征日本的真正意图和失败原因

引言 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曾两度跨海远征日本,但是由于种种原因,两次都以失败告终。蒙古人为啥要远征日本?可以称得上是陆地霸主的蒙古大军,为什么还征服不了军事力量远不如自己的日本,两次都失败了呢?让我们从第一次先说起吧。 战争导火索 时间还要追溯到至元二年,此时距离忽必烈刚刚在元大都称帝只有不到五年的时间,忽必烈就派出高丽人赵彝作为使臣,代表蒙古前往日本表示通好。由于日本方面无视了蒙古的使者,忽必烈第二年,又一次向日本派出正式的蒙古使臣,并且这一次使节规模更大,而且还有高丽使者的陪同,但是却依然无果而返。 那么为何日本要对尚无交际的蒙古,有如此深的抵触情绪呢?其实原因也并不难理解,日本偏居海外,对当时大陆的相关消息,大多是来自与他们有紧密贸易联系的南宋,而作为蒙古当时敌国的南宋,会怎样向日本人形容来自草原上的敌人,那自然就不必多说。这一点,在第二次蒙古使臣抵达日本之后表现尤为明显。在使臣将蒙古国书送达镰仓幕府之后,幕府以及当时日本朝廷,立刻就对如何回应蒙古的这一次使节进行了商讨。其结果,便是认为蒙古人有入侵日本的野心,有意思的是,这一结果很大程度上,还受到了一位当时来自南宋的禅僧,他所对蒙古人入侵所带来的破坏的描述的影响。 双方整军备战 不过忽必烈自然不会就此安然受辱。在第二次使团回国后不久,忽必烈就立刻下令距离日本最近的高丽建造战船,整军备战。当然,此时蒙古依然在进行着与南宋的战争,因此自然不是真的打算立刻与日本开战。因此忽必烈不厌其烦的派出了第三次使臣,但是除了他们在对马岛抓到了两个平民之外,这一次依旧无功而返。这两个平民在各种机缘巧合下,碰巧被忽必烈当作是日本的使节,因此对两人大加款待,并且还让二人参观了元大都的宫銮城阙。所谓「 ”事不过三”,但是忽必烈还是第四次派出了使节前往日本,这一次不仅有蒙古国中书省和高丽国的文书,更是还有忽必烈本人的文书。那么这一次结果如何呢?当时执政的北条时宗犹豫再三,最后决定拒绝了忽必烈对于日本向蒙古称臣纳贡的要求。 当然,北条时宗自然也不会傻到,不知道自己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。因此在回绝蒙古使者请求之后,北条时宗立刻下令距离高丽最近,因此也是最有可能遭到入侵的九州进行战备。实际上九州岛也算得上是一片多灾多难的土地。在蒙古入侵之前,九州地区就时常遭到高丽侵扰。因此,九州地区对于即将到来的大规模入侵,可以说并非毫无经验和准备。 正式开战 1274年,在南宋的残余势力尚未彻底清除之前,忽必烈就点兵三万开始了第一次征日。不过这其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军队是蒙古人,其余大部分其实是由投降的金朝军队包括契丹、女真、汉人组成。除此之外,远征军还有大量的高丽军队和水手,也被征发上了战场。从这支部队的组成,就大致可以看出忽必烈征日的意图其实多少并不纯粹,大有消耗这些金朝降兵和高丽军队的意图。十月,元军顺利的攻占了对马岛和壹岐岛,并在之后,重创了驻守肥前国沿海岛屿的松浦党。 虽然蒙古军队并没有多少人真的踏足日本的战场,但是军队在战术和装备上,对比日本有着极大的优势。不过在登陆九州之后的第一战也就是博多港之战中,由于日军已经提前集结人数上多于元军的军队,加之博多一带的地形并不利于元军发挥,因此在苦战一日无果后元军只得撤回船上,第二日再另寻时机进攻。数日后,当元军再一次整装待发之后,此时日军已经集结起了约十万人的大军。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,元军依旧兵分两路,并成功的通过迂回的方式击败了日军,并迫使日军在付出巨大伤亡的情况下后撤。 元军撤退遭遇风暴 不过虽然解决了最要紧的问题,但是元军内部实际上依然面临许多的问题。第一个大问题便是后勤。此时元军从高丽携带的给养已经几乎见底,而新的后勤补给则则遥遥无期。蒙古人惯例的以战养战在日本也没多少用武之地,首先是日本贫瘠的村落实在难以榨出可以供给全军的给养,同时在日军兵力高于元军的情况下贸然四散掠夺,无疑是有极大的风险。因此在众将商议之后,元军决定先行撤退,然而在撤退途中遭遇风暴,在付出巨大伤亡(主要是风暴导致的减员)之后,元朝的第一次征日就此宣告结束。 失败原因 第一次征日作战,表现可圈可点。虽然元军内部鱼龙混杂,但是仍表现出了极高的战斗力。失败的原因,很显然就是后勤问题。从一开始元朝的准备来看,显然忽必烈打算让这些远征军以战养战,可在日本,这个战略无法实现。另外,兵力不足也是这一次征日失败的重要原因,当然,这也和当时元朝的主要精力,还放在清剿南宋残余势力身上。但此次征日明显带有消耗这些降军,将其作为试探日本虚实的炮灰的意图,所以,这次征日的结果就是注定的了。   
最新文章
热门文章
推荐阅读